『越』初感想。
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;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
觀看場次:103年3月08日(六) 14:30
演出地點:大稻埕戲苑9樓(台北市迪化街一段21號9樓)
導 演:李珞晴
領銜主演:弘聖師父上人(特邀)、趙美齡(特邀)-陽母、李珞晴-陽月、林朝緒、可可堂、白雙雙
過了兩天,沉澱一下。
一開始想說一些重一點的話。
在看此劇前,已多少了解此劇團,知道可能會呈現的東西,
但...
沒有想到是這麼的雷人。
我對宗教戲算是接受範圍廣的,但"越"這部戲,有種把我打入地獄的感覺。
不是宗教戲不好,而是內容的長度是否可再增酌。
一開始的梵音,相信不少人嚇到,連身旁的孩子都嚇哭了(開場哭一次,結束哭一次,還真辛苦孩子了)。
戲結束後,我問了自己,如果不曾瞭解元和劇子,選了"越"為此團入門戲,下次新戲出來,我還能接受嗎?
戲的內容已不再多討論,想談談其他方面。
1.演員的部分:李珞晴、林朝緒、趙美齡三位都是很棒的演員。在各自的角色中,認真扮演。
第一天的謝幕,感動至極,可以看出李珞晴身為團長想要為歌仔戲傳承的一份力。第一場的那一摔,著實嚇到我!
能再次看到趙老師,內心真的很激動。
李珞晴的唱腔,已不再是唐團時期的唱法,應該修改了發聲方式,也比起變心時更加清亮,咬字的部分也不太一樣。
第一場,感覺得出來趙老師相當緊張,有幾段開頭落拍了,聽說第二場大爆發。很喜歡趙老師的聲音,深宮怨唱的好啊!(謎知音:趙老師說話跟唱時的聲音差很多,講話都燒聲,唱卻可以飆,厲害厲害~)
最讓我驚豔的是林朝緒,我一直對京劇小生來唱歌仔戲有很大的雷點,一直到現在我都沒辦法接受楊懷民的唱腔。但林朝緒唱卻不會讓我出戲,還一直覺得唱的好阿!
2.音樂設計/編腔設計:這次"越"的音樂好好聽!!有幾段有著竹林深處的感覺(桂郎君要跑出來的FU),曲調部分,傳統的七字和變調都不少,像是相依為命、唱調加七字、深宮怨、秋夜曲、都馬哭、寒門秋月、台南哭等...
樂器也中西合併,七字調用笛子加鈴鼓還不錯搭。
3.投影布幕,時不時出現的越字還有最後出現在師父身旁的字,覺得很新潮,有趣。
4.元和劇子團隊:我想給這個團隊大大鼓勵,義工不時走動,關心群眾,讓人覺得這個團隊是很重視觀眾感受。
寫到最後,其實是心疼大於批評,在歌仔戲這條路上,要開創一條路,是何嘗困難,但在走自己的路前,是否要再考慮市場的接受度呢?
P.S.如果"越"要出原聲帶,我一定會買來收藏!!
若您喜歡的我的文章,歡迎來幫我按個讚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